文章:【中信建投 倾城之恋八】江苏省 13 个地级市信用风险甄别
来源: 文涛宏观债券研究
作者: 黄文涛 曾羽
摘要
江苏省管辖13个地级市包括南京、无锡、徐州、常州、苏州、南通、连云港、淮安、盐城、扬州、镇江、泰州和宿迁。 未来江苏城镇格局以“一带两轴,三圈一极”为主。2017年上半年江苏省gdp总额超四万亿,在全国31个省及直辖市中 位列第二 ,仅次于广东省;gdp同比 增长7.2%,高于全国增速 ,较去年同期下降0.6个百分点,较去年全年回落1个百分点。2017年全年江苏省目标gdp增速为 7-7.5% 。
经济实力分析:江苏省内而言,南京、苏州、无锡最强;南通、常州、盐城、徐州次强;泰州、扬州、连云港、镇江较弱;淮安、宿迁经济最弱。 具体来看淮安、宿迁经济规模小,人口处于净流出状态;镇江、连云港经济增速下滑较快,经济、财政实力较弱,因此整体经济实力较差。
债务压力分析 :截至2016年末,江苏省地方政府债务 余额居全国首位,整体债务率62.9% ,今年以来,江苏省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严控新增债务,规范举债融资行为。从存量城投债余额分析,江苏省内, 镇江、连云港、常州债务压力最重,盐城、泰州债务压力较重,无锡、淮安、徐州、扬州债务压力较轻,南京、苏州、南通、宿迁债务压力最轻。 其中,苏北区域近年基础设施建设占比较高,债务压力相对较重。
苏南苏北差异缩小。 苏南是长三角最发达、地方财政最强的区域,但金融危机以后,外向型经济为导向的苏南遇到转型升级困境,而苏北经济持续改善推动了苏南苏北经济差异缩小。基建发力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用将逐步显现,对于后续的债务化解也存在正面作用。
根据区域经济综合实力、区域债务压力、区域典型城投企业信用风险三个方面综合判断 ,就江苏省内信用风险系数而言,(1)最高区域:镇江、连云港;(2)较高区域:泰州、淮安、宿迁、常州;(3)较低区域:南通、无锡、徐州、扬州、盐城;(4)最低区域:南京、苏州。经测算,信用甄别结果与区域城投债收益率水平基本一致。
正文
一、江苏省区域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
1.1 江苏省区域功能规划
江苏东临黄海、太平洋,与上海市、浙江省、安徽省、山东省接壤。江苏与上海、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。 江苏省管辖13个地级市,包括:南京、无锡、徐州、常州、苏州、南通、连云港、淮安、盐城、扬州、镇江、泰州、宿迁。
根据《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(2015-2030)》,未来江苏规划建设“一带两轴,三圈一极”的“紧凑型”城镇空间结构。 “一带”指 沿江城市带 ,建设成为以特大、大城市为主体,以产业提升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,空间集约高效利用的都市连绵地区;“两轴”指 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 ,建设成为以中心城市为主体,以推动新型工业化为重点,实现快速发展的新兴城镇化地区;“三圈”指 南京、苏锡常、徐州 都市圈,是城市带(轴)内主要的城镇积聚空间;“一极”指 淮安增长极 ,引导带动苏北苏中水乡点状发展地区创新发展。远期形成“带轴集聚、腹地开敞”的区域空间格局,构建特色鲜明、布局合理、生态良好、设施完善、城乡协调的城镇体系。
1.2 江苏省经济概览
趋势随大势,增长全国领先。 2017年上半年江苏省实现gdp总额40821亿元,在全国31个省及直辖市中 位列第二 ,仅次于广东省,是仅有的两个gdp超过4万亿的省之一;gdp 同比增长7.2% ,高于全国增速,较去年同期下降0.6个百分点,较去年全年回落1个百分点。季度累计看,2016年1-4季度江苏省gdp增速分别为8.3%、8.2%、8.1%、7.8%,尽管2017年上半年增速较一季度上升0.1%,但 在我国整体经济l型下台阶中增速下行趋势仍较明显。
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回落,投资结构继续优化。 2017年上半年,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117亿元,同比增长7.4%,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.9个百分点,但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下滑2.3%和0.1%。其中,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9.5% ,增速同比提高5.9%,对 投资支撑作用明显;服务业投资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.2% ,占全部投资比重提升至50.1%; 高耗能行业投资同比下降4.4% ,占投资总量比重同比下降1%至8.5%, 投资结构有所优化。
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,去库存效果扩大。 上半年,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7.8%,较一季度回落2个百分点,与去年同期增速8.1%相比下降0.3%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.7%,较一季度回升5.6个百分点, 三四线城市受益于棚改货币化销售改善显著,整体去库存效果明显。 6月末,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2.9%,降幅较一季度扩大3.1个百分点, 销售动能趋弱。
消费品市场稳中向好,消费升级趋势显著。 上半年,江苏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17亿元,同比增长11%,高于全国增速(10.4%),较一季度回升0.7%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.3%,其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69.4%。吃穿用类消费增长平稳,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,文化办公用品类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、通讯器材类、书报杂志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8.1%、15.7%、21.6%、24.2%。
对外贸易较快增长。 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0.5%, 增速创近7年新高 ,较全国增速高0.9个百分点;其中出口增长18.1%,进口增长24.5%。出口产品以 机电产品为主,同比增长17% ,占同期江苏出口总值的60%以上。
居民收入稳定增长,居全国前列。 2017年上半年,江苏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266元,在31个省及直辖市中 排名第五 ,同比增长8.8%,较去年全年增速高0.2个百分点。其中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70元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78元。
2017年,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%~7.5%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5%左右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.5%左右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%左右,外贸进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保持稳定,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%左右,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.65%。
1.3 江苏省区域经济分析
2017年上半年,江苏省下辖的13个地级市中,泰州、南京、南通、常州及扬州五市仍保持gdp8%及以上的中高速增长; 无锡、苏州及盐城 三市增速最低,较全省增速7.2%持平或更低。规模上看,江苏省内苏州、南京、无锡三市经济规模最大,宿迁、连云港、淮安三个城市整体经济规模较小。除盐城外,其余规模居中的城市gdp增速相对较高,接近或达到8%的水平。
增速变化上看, 13个地级市gdp增速较去年同期和全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。 徐州、无锡、南京、常州、连云港gdp增速相对较稳定,较去年上半年下降在0.5%以内; 盐城gdp增速下降最为显著。 整体看, 三、四线城市增速相对波动幅度更大,经济规模较大的城市如南京、无锡增速较为平稳。
苏州市经济体量最大,南京、无锡相对规模较大,且均保持较平稳增长;宿迁、淮安、镇江地区经济规模偏低,经济下滑程度较全省平均水平而言相对严重。经过对比分析,就区域经济抗风险能力而言,江苏省内,南京、无锡、苏州最强,宿迁、淮安、镇江最弱。
1.4 江苏省区域房地产市场分析
2017年上半年,江苏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4848亿元,增速为7.8%,低于同期全国增速(8.5%),与去年同期增速8.1%相比下降0.3%。从区域来看,准一线 苏州、南京区域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较高,分别占全省房地产投资总额的25.4%、23.3%, 苏北地区整体投资规模较小。 增速上看,南京、盐城、泰州、苏州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但宿迁、淮安、南通、镇江、徐州、常州区域增速为负。
上半年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为7205万平方米,同比增幅为7.7%,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(16.1%), 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。 月度累计数据显示,2016年以来,江苏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呈明显下滑趋势,尽管2017年一季度�...